2023年山东大学历史学考研经验

??我考研择校过程中曾经听到这样一个言论——考研是选择大于努力,我并不完全认同这句话,但我认为择校确实是很重要的一个过程。因为考研不同于高考,是先报学校专业,再进行考试。这就对一些同学,尤其是有“选择困难症”的同学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对于择校我曾经也感到十分迷茫。我的本科专业是历史学,怀着对学术深造的追求,我选择了考研。为了确立考研目标,激发考研动力,我开始在网站上搜索一些院校的研究生招生信息,这里我给大家推荐三个网站用以

信息搜集:其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其二、意向院校的研究生网站;3.意向院校目标专业所在学院的学院网站。通过中国研招网的信息库,我查看了有哪些院校开设历史学专业。随后我根据各院校的历史学学科实力,城市地理区位两大因素开始挑选意向学校。

我选择的意向学校主要有三个——首都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和山东大学。在确立好这三所意向学校后,我又根据试题难度及考研报录比对这三所院校进行评估。首师大的试题偏难,西南大学的试题题量偏多,山东大学的试题难度与题量则均适中。首师大和西南大学因为是师范类院校的缘故竞争异常激烈,而山东大学除了历史文化学院招收历史学专业的考生外,儒学高等研究院也招收历史学专业的考生。此外,儒学高等研究院的历史学会有上线人数少于招生人数的情况,这就很大程度上为复试减轻了心理负担。因此综合各项因素考虑,山东大学学校综合实力突出,在历史学方面涌现了许多著名的学术大家。我最终决定报考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史专业。这里也想鼓励

各位考研的同学,不要害怕选择名校,有时候你的保底院校也是许多人的保底院校。还要提醒各位同学的是不要陷入选择困难的“死循环”,选择就是会有得有失,不要因为害怕失去就不敢选择,年轻就是要敢闯敢拼,正如堂吉诃德所言:“鲁莽远比怯弱更接近勇敢。”

二、初试经验

大部分同学都会为考研初试准备至少半年的时间,现在已经6月份了,对于23年的考研同学还有半年的准备时间。因为同学们考研专业不同,所以我仅对自己最为熟悉的历史学专业进行评价。哪怕现在还没有进行考研复习,我认为对于考历史学的同学而言,这半年时间依然是充足的。

考研初试复习的总策略是:专业课放首要地位,英语学习处在第二位,当专业课和英语学习时间不足时,适当压缩政治学习时间。

1、专业课(最重要!最重要!最重要!)

历史学考研只有三门考试,政治、英语两门公共课,历史一门专业课。因此满分500占了300的专业课无疑在最重要的地位。从2019年开始,山东大学历史学考研恢复自命题,山东大学的历史学初试试题,不论中国史还是世界史都是考同一套试卷,即660历史综合。660历史综合的参考书目为:《中国古代史(第5版)》,朱绍侯等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中国近代史》,王文泉、刘天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3年11月版。《世界史》,吴于廑、齐世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历史学专业复习策略首先是,在10月前,至少通读两遍考研目标院校给出的参考书目。第一遍粗读,第二遍熟读,读完两遍之后要按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的发展过程构建好知识脉络。

完成好知识体系的构建之后,10月后开始针对660历史综合的真题进行复习。660历史综合的题型有三种名词解释、材料题和论述题。名词解释共10道,中国史和世界史各5道,每题10分,共100分。材料题2道,中国史和世界史各1道,每题40分,共80分。论述题有4道,中国史和世界史各2道,任选其中3道作答,每题40分,共120分。

真题中的名词解释和论述题考察都较为基础,针对名词解释和论述题,要准备好必要的教辅资料,推荐市面上流行的长孙博、范无聊等人的名词解释和论述题。要在12月前基本做到无论看到哪道名词解释或者论述题都有印象。

材料题的复习,主要集中在中国史上,中国史的材料题的材料是文言文。这需要一定的古文能力,可以多读一些古文,培养古文语感,要达到能对文言文材料进行断句,能够结合历史背景和上下文理解文言文含义。

进入12月就是专业课的冲刺阶段,冲刺阶段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查漏补缺,针对还不熟悉的名词解释,继续巩固薄弱之处。历史学的知识点很丰富,完全掌握也十分困难,但是只要在考前能多复习一点,考场上就能更轻松一点。

总而言之,历史学专业课考试重在背诵与理解,背诵可以巩固理解基础,理解可以提升背诵效率。

2、英语

语言的学习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需要听、说、读、写四个过程。但是针对考研英语的学习只需要读和写。读和写的关键就在于背单词,考研英语每年都会公布大钢词汇,在大纲词汇的基础上还要继续学习1000-2000左右的单词,一共要能够认识7000-8000个单词,其中能在写作中运用的单词要达到2000个。要达到这一目的的根本方法只有一个就是背单词。我从决定考研的那天开始,还没有选好学校,就开始背单词了。

然后我购买了近30年来的英语考研真题,我考的是英语一,但是我认为英语二和英语一难度相差不大,英语二稍易。我是在8月份后,开始真题练习,主要做阅读理解和完型填空。因为从试卷的分值来看,包括完型填空和新题型在内的阅读理解一共占60分,翻译和写作则占40分。因此考研英语流传着“得阅读者得英语”。

在11月前,我做完了所有真题。我做题的速度并不快,因为每做完一套试卷,我并不是仅对答案,还要对错的地方,看不懂的句子进行梳理,并做好笔记。11月份后,又开始重新做真题,反复的刷,就是要摸清出题人的套路。12月份后就只刷英语一的题目,因为考试试题是英语一的。

11月中旬,我也开始翻译和写作的复习。翻译练习就是通过考研真题中的翻译题型,反复去做题,逐步提升。在写作方面的话,我并没有下狠功夫,只看了一下小作文的写作格式,背了10篇小作文范文,5篇大作文范文。

我的考研英语学习,有“题海战术”的意味,这样学习主要提升英语读写能力,在听说方面确实成效有限,这一方法也只适用于考研英语学习。

3、政治

我的政治学习购买的主要资料是考研的知识精讲精练、1000题、肖八、肖四,还购买了政治近10年的考研真题。政治我是从8月份开始复习,在11月中旬前,我看了两遍知识精讲精练,和做完1000题的选择题。11月中旬后,做完了真题和肖八的选择题。等到肖四出来后,把选择题做完,开始背后面的大题。

因为我高中是文科生,所以我有一定的政治学习基础。许多考历史学的同学也是文科生,所以政治学习对我们而言是相对容易的。除了肖四以外,政治我没有背其他的资料,1000题、肖八、考研真题也只做了选择题。政治为我的专业课复习和英语学习做了很大“牺牲”。

关于初试复习我还想谈谈学习时间的问题。也许有的专业复习压力大,但是历史学只要你的基础不是很差,我认为从现在到8月初,每天只用花6个小时左右学习就行,4个小时看专业书,2个小时学习英语。8月初到9月末每天学习8个小时,4个小时看专业书,3个小时学英语,1个小时学政治。10月初到考研前,将学习时间提升到10个小时,5个小时学专业,3个小时学英语,2个小时学政治。当然这一时间安排,只是我个人的经验。正所谓“汝之蜜糖,彼之砒霜”。每位同学还是要形成最适合自己的时间表,尽可能做到高效学习,“成功来自于精准的勤奋,而不是平庸的忙碌”。

三、复试

因为考研的竞争日益激烈,2022年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的中国史复试分数线,比去年涨了30分,其中政治和英语单科分数线也从去年的50涨到了60分。2022年儒学高等研究院研究生招生简章上招生人数是10人,最终过线进入复试的仅5人。此外,儒学高等研究院明确提出保护一志愿,最终进入复试的5人也全部被录取。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史的复试比重和初试比重一样,各占总分的50%,这意味着复试也要像初试一样认真准备。2022年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的中国史复试方式采用网络面试形式进行考核,分为笔试与面试两部分。笔试成绩满分50分,面试成绩满分50分,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成绩满分5分。复试成绩=(笔试成绩+面试成绩)×95%+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成绩,满分100分。复试的主要内容包括专业知识、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主要考查考生综合素质。

针对复试的分数比重来看,主要还是要继续学习专业知识,尤其要关注学术热点,多阅读历史学专业的书籍。同时可以与自己的同学练习口语对话,互相询问复试时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四、结语

有幸能和大家在此分享我个人的考研经验,对我而言考研是个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相信有不少同学大一时都满怀壮志,但是在大学这个温室里被一点点消磨,忘记或否认了自己曾经的理想抱负。毕业的压力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有些同学会感到后悔和消沉。

王汎森说过:“人生是一张没有地图的旅程”,每个人都是从不同的地方出发,去往各自的目的地,我们每走的一步,无论是否认真,都是我们的人生。不要用过去来束缚自己,一切都来得及,既可以拾起曾经的梦想,也可以开启新的追求。

备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时候会觉得自己考不上,但有时候也觉得自己一定上岸;有时候很浮躁,但有时候也很沉着冷静。在这一反复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制定好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努力去执行完成。备考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天比一天好,由量的积累到质的改变的过程。

最后,祝每一个坚持不懈的你考研成功!

(本文来源新祥旭考研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