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考研瞄准“双非”高校,“逆向考研”_考生_院校_学科

??2023年考研结束,全国共有474万人报考,其中超过六成报考专业硕士。记者发现,近年来,有一种颇具争议的现象——“反向考研”。越来越多的一般认知度较高、口碑较好的“双一流”院校的考生被综合评价较弱的“双非”院校录取。

一直以来,考研都被认为是一个自我提升和深造的机会。无论是为了提高学历,在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追求理想,深入学术研究,还是调整人生规划,改变对轨迹探索的兴趣,似乎都应该是“人往高处走”。在固有的观念里,考研只有考上更好的学校才有意义。因此,“反向考研”会被视为一种“异常现象”,引起关注和讨论。

但事实上,从“双顶”大学到“双非”大学真的是“走下坡路”吗?教育部早就明确,“双一流”大学重在“建设”,重在学科基础,而不是人为地界定身份和层次,分配“帽子”,更不是在全国高校中划分“369”。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反向考研”本身就像一个伪命题。

但既然有与以往不同的趋势和现象,肯定会有相关的分析和讨论。为什么考生可以放下对“名校光环”的执念,选择综合评价弱于本科的院校考研?背后是务实的心态转变。

有的考生客观考虑了名校考研竞争的激烈程度,为了顺利“上岸”,提高成功率,选择了掌握更大的学校和专业;有些考生更注重专业的选择。与名牌大学相比,“双非”院校可以在一些特色学科上给予考生更大的选择自由和更有针对性的培养;有的考生也更注重地区的选择,先锁定城市,再选择院校,对是否“双一流”并不那么在意…种种原因表明,名气和排名的光环对考生不再具有绝对的、压倒性的吸引力,一些“双非”高校正在打破陈规,以其独特的地域、学科和激励政策优势,吸引更多“好学校”的生源。

其实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如果执着于“赶考”,有时会忽略自己的真实想法,偏离最终目标之路。每个考生考研的原因、目的、过程都是不一样的,不同类型的院校有不同的定位、特色和培养方式。只要认真踏实的做出选择,他们都有不被“指指点点”的权利。

考研是为了考研,考研最终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所以,一个人只有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选择志同道合的老师朋友,选择更有利于自己进步的平台,才能真正落实自己,实现自己的梦想。从这个意义上说,“反向考研”绝不是简单的“自己动

手”或者退而求其次的“上策”。恰恰是考生走出“唯名校”的角落,在更广阔的天地里探索的机会。

这种人才流动,打破了“身份”的限制,也有利于高校之间的互动,使“双一流”建设能够更加明确地以学科为基础,探索出一条具有独立特色的发展新模式,让更多的高校在自己的优势领域和方向上做到一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