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院校”考研难度大吗 不愿认命的结果,往往都是“上岸失败”

??可有些考生却会在考研过程中,选择“跨专业”“跨院校”报考,虽然他们的初心都是“提升学历”,可往往这种考研方式难度极大,不愿认命的结果,往往都是“上岸失败”!

考研不仅能够丰富自己的实力,让学历出彩,同时在很多人看来,考研是除了高考之外又一次能够凭借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可考研真的有这么简单吗?

“跨专业考生”?导师表示:想偏爱都难

“跨考生”?导师表示:想偏爱都难

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大学毕业生希望通过考研上岸重写自己的人生,可上岸真的这么简单吗?

据了解,作为研究生导师每年的考研季都会收到学生的咨询:“跨专业的学生会不会被录取?”、“不是本校的考生在考试是会不会被歧视?”……

这样的问题是每个考研党都关心的问题,而从客观上来讲,“跨考生”很难成功被所报考的专业及学校录取,就连导师也表示:对于“跨考生”,想偏爱都难。所以“跨考生”为什么如此不受欢迎?

学习难度大,跨考生难以完成:首先作为研究生,不仅仅只需要完成学业上的任务,在学习的同时,还要接受导师分配的任务,和小组共同完成课题或帮助导师做研究报告等,这些对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考察都是非常重要的。

专业变化,“外行人”成功率低:正如“隔行如隔山”,对于“跨考生”来讲,考研是对自身极大的挑战,需要将自己四年所学的专业抛之脑后,主攻报考专业。

同时“跨考生”在专业上也不占优势,比已经学习了四年的本专业学生来说,理论知识及其各方面都远不如“行内人”,不可否认的是,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跨专业考生在几个月的学习后就掌握专业的核心也并不现实。

专业知识储备量不足,运用度不足:大量考生在准备考试时大多都是为了考试而考试,在备考过程中充满功利性,只是为了通过考试,阅读大量相关书籍和资料。

对专业知识的储备远远达不到本科专业同学的标准,知识的认知也比较狭隘,很难像本科专业学生一样在研究课题是灵活运用,知识的联系也不是很紧密,很难在导师提出问题是举一反三。

冷门专业热爱度低,混文凭不现实:有一少部分学生为了能够通过考试而填报一些冷门专业,虽然在考试时通过的可能性加大,但这一类学生对于专业的认知、热爱程度以及对于知识的渴求都是极少的,他们大多数不是为了兴趣而学习,通常都只是想混一个研究生文凭。

“跨院校”?导师直言:隔着一条鸿沟的距离

很多时候,学校都代表着实力,在各方面来看,一个普通本科院校一定比不上985、211这些高等院校,而这也就导致了很多考生在报考学校时都会选择报考层次高于或等同于本校的一些院校,其中985、211这类高校是最为抢手的。

就以211工程院校哈尔滨工业大学来说,研究生中多于一半的学生都来自于其他普通院校,本科毕业于211.985高校的学生则少之又少。相比之下,“跨院校”考生也有这颇高的难度,有些导师甚至直言:二者之间就隔着一条鸿沟的距离。

普通院校考生知识储备差,考研难度高:很多高等院校都不愿意接受“跨院校”考生,虽然不能以学校来判定学生的个人水平,但就专业知识的储备来看,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对于知识的储备只是“冰山一角”,这对于日后课题的研究以及毕业论文答辩都是一个不小的问题。

普通院校考生,难关难教:从学习态度上看,普通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学习氛围比较松散,老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也远远不够,多数人都只是为了混文凭,便对真正学习的同学冷嘲热讽。

在这样环境的影响下,很多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根本不愿意更深层面的去了解,而在学习习惯上也不如高校学生自觉,“难管难教”成了导师面对这一类学生的大问题。

不愿认命的结果,往往都是“上岸失败”

对于考研,很多学生都有一种执着,一次不行就考第二次甚至更多,但不愿认命的结果,通常都是“上岸失败”。

作为导师,在复试时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些学生的初始成绩非常优秀,可在复试时对于导师提问的不在考试范围之内的专业知识一概不知,甚至还有学生为了考研放弃对原本专业的学习,这样做不仅“丢了芝麻,还丢了西瓜”。

考研通常被大家认为是第二次“高考”,也就是第二次能够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可如此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往往都是以“上岸失败”告终。

写在最后:

存在跨度的挑战都是及难且不易成功的,若说“跨院校”的距离是隔着一条鸿沟,那“跨专业”的距离就是隔着千山万水,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仅漫长也需要我们在这个过程中重新认识自己,沉淀自己。

在学习这条路上,从来都没有捷径,只能靠我们自己脚踏实地,考研固然重要,或许可以为我们的学历锦上添花,但对于专业和院校的选择也需要我们慎重考虑。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