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院校已公布2021考研初试成绩!今年管理类联考国家线会降低吗…(部分院校的特色升学班)

今天一登微博,发现考研相关话题上了热搜,原来是部分院校已经公布了 2021 考研初试成绩,比如位于魔都的某所 211 大学。

这时候,有一些心急的考研党会问:
“ xx 省什么时候公布初试成绩?”“ 2021 考研国家线什么时候发布?”“今年管理类联考的国家线会降低吗?”
别着急,宗师君逐一为大家盘点各省市考研初试出分时间、2021 考研时间线,最后会结合往年分数线,以及最新的政策变动,来预测今年管理类联考的国家线!

猜猜今年国家线会涨还是跌?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各省市考研出分时间

2021 考研复试时间线
目前 21 考研的各项分数线公布时间都已经出炉,2 月下旬基本上都能查到考研初试成绩。考生凭姓名、身份证号、考生编号登录研招网,进入“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试初试成绩查询系统”,即可查询。
?? 查分入口 ??
查完分觉得自己稳进复试的小伙伴,可以结合这个时间轴,来提前布局准备复试或调剂等事宜!

21 考研复试时间轴一览
3 月初:自划线招生单位公布复试分数线
3 月中旬:国家复试线(简称国家线)公布
3 月下旬:各招生单位开展复试、调剂工作
4 月底前:21 考研落幕,全部复试工作完成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 100 多所院校发布了复试科目和参考书目,部分院校也发布了调剂通知和复试安排。
前段时间,北京教育考试院研招办已发布提醒“鉴于北京疫情,要做好线上复试准备”。
?所以,21 考研是否会线上复试,取决于未来疫情防控形势。被划定为中高风险地区的省份采用线上复试的可能性较大,低风险地区很可能还是会正常举行线下复试。各院校具体复试形式还需要同学们关注院校官网的通知,不过就算今年继续采取线上形式,同学们也不用担心,打铁还需自身强。大家这段时间也可以尽早准备有关复试或调剂的事宜~

??需要提醒大家一下:如果成绩出来后,你没有接到第一志愿学校的复试通知或是没能通过第一志愿学校复试的情况下,需要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各院校复试缺额查询。
然后,在缺额列表中选择院校和专业提交调剂申请,最多可填 3 个。一般开放调剂系统后的 48 小时,好的调剂院校就都招满了。
所以,调剂在某个意义上来说,更是一场信息战、速度战。如果对一志愿复试没把握的同学,不妨做两手准备,先提前收集一些适合调剂的院校信息。

今年管理类联考的
考研国家线会降低吗?

初试成绩出来后,大家都会把重心放到 3 月份出炉的国家线上,毕竟要是单科没过线,就直接与一志愿 886 ……
近段时间,也有不少同学来私信猫哥,询问今年管理类联考国家线会涨还是会跌。??

实话讲,在国家线没有正式公布前,谁也无法大胆开麦,充当先知。

所以,宗师君会结合管理类联考的报名人数、考试难度、政策变动等角度,客观来谈谈我个人的看法,仅供参考~

1报名人数

2021 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高达 377 万,相较于上一年增长了 36 万,创下历史新高。

报考管理类联考专业的人数,也逐年增高,尤其是以适合在职考研党报名的非全专业为首。
以郑州大学为例,2021 年共有 37140 人报名。其中,报名人数最多的3个院系为:商学院 4049 人,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3186 人,法学院 3365 人。
报名最多的 3 个专业为:公共管理(非全)2272 人,工商管理(非全)2136 人,电子信息(全日制)1275 人。
由此,可见一斑。在报考人数增加,录取指标不增加,或是少量扩招的情况下,必定会导致报录比上升,录取率下降。尤其是一些自划线院校,为了找到更优秀的生源,会大概率提高院校线

2考试难度
2021 考研结束的时候,很多管综考研党都抱怨今年题目出得特别难。
宗师君认为,要评价考试的难度,不能靠自己的主观判断,而是要和之前历年真题进行比较。
综合历年真题的情况来看,今年的管综真题的难度属于中等,相比前两年,还要简单一些。四个字概括就是:稳中有降。?
管综数学考纲有 118 个知识点,但是反反复复考到的最重要的知识点就 15 个,比如:质数和合数、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排列组合问题等。今年也不例外,25 道题里有 18 道考查的都是这 15 个知识点,重点是非常突出的。
今年的逻辑题没有玩出什么新花样,依然是三大题型:形式逻辑,综合推理和论证。从难度上来讲,综合推理>论证>形式推理。

论证有效性分析是近五年真题里难度最大的一篇,难在两方面:一是缺少特别明显的结构词,论证关系不好梳理;二是命题人设置了很多比较隐晦的偷换概念的问题,就算找到了,也不容易分析好。

3政策变动
去年管理类联考的政策有较大变动,22 考研的同学要格外注意~??
《 2021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指出:专业学位类按专业学位类别分别划线(工商管理

等管理类专业学位将根据情况分别划线)。

以 2020 年管理类联考为例,去年只有 175 / 44 / 88 这一条统一的国家线,但今年会变成独立划线,也就是说?mba、mpa、mem、mta、mlis、mpacc、maud?这七个专硕,会有对应的七条分数线。
此外,教育部会根据全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和教育水平等,把全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分为两类,分别为 a 类和 b 类。前者分数线是 a 线,后者分数线是 b 线,这两类地区的分数线通常会相差 10 分。
(往年管理类联考分数线)
结合近几年管理类联考分数线来看,我们会发现 a 线基本上在 165~175 分区间,b 线基本上在 155~165 分区间。
再针对今年政策改革的情况,宗师君对管理类联考各专业分数线的推导如下:
mba、mpa、mta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旅游管理硕士(mta)这三个专业有一个共性,就是它们的报名条件都明确要求考生需专科毕业满 5 年或本科毕业满 3 年才能报考。
在没有其他变量因素的前提下,这类在职考研党首选的非全日制专硕,推测分数线与去年持平,会在 175 分左右。
mem工程管理硕士(mem)这两年在招生上,有重大的变化:
mem 下的“工业工程与管理”(125603)和“物流工程与管理”(125604)允许应届生报考。而“工程管理”(125601),“项目管理”(125602),则不允许应届生报考,只有专科毕业满 5 年或本科毕业满 3 年的同学才能报考。由于 mem 部分方向新增应届生人群报考,分数线有一定概率会小幅上升,推测分数线会在 175~180 分左右。

mpacc、maud、mlis?会计专硕(mpacc)、审计专硕(maud)、图书情报管理专硕(mlis)是应届生能报考的管理类联考专业中比较热门的选项,往年自划线的院校线也会比国家线高上不少。
由于今年是第一次自主划线,相信绝大多数高校的最终录取分数还是会按照院校线为准,所以对报考这几个专业的同学而言,国家线的上涨对其影响有限。但边缘上岸和接受调剂上岸的考生将会受到一定的冲击,毕竟往年 165~175 分左右就能获得调剂机会,分数线上调主要影响的是接受低分调剂的部分院校。综上所述,宗师君推测这几个管理类联考专业分数线会在 180~190 分之间徘徊。

最后,再强调一下~上述内容仅仅是宗师君根据报名人数、考试难度、政策变动等因素推导出来的结果,至于分数线究竟是多少,还是要耐心等教育部 3 月份给我们揭晓~

重庆大学教育学考研经验谈(重庆大学教育学考研难吗)

重庆大学教育学考研经验谈  学员姓名:della 尚  学员成绩:总成绩332分,英语62分,政治66分,教学311,教育学综合204分     报考院校:重庆大学的课程论专业    我很感谢 老师的进行指导。我报的是重庆大学的课程论专业。这次初试考了332分,英语62分,政治66分,教学311教育学综合204分。虽然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不是高分但对于我本人来说就是超越。幸亏上了 的网课,是我对知识点了解的很透彻,记忆的很牢固。我还要感谢我的辅导老师王晓燕老师的精心指导。现在我说说我的考研故事吧。 我是一名在职高中英语教师,今年带高三,教学压力可想而知。加上我工作已经有9年了,很久没碰书本的我真的是个很大的挑战。刚开始有这个念头时,就着手看书,但一看到书就想打瞌睡。因为上班太累,还有长时间集中精力看书有点不习惯,更主要是对知识的不熟悉,理论性太强了。所以我报了 的教育和政治联报班课程。在教育学课程中我觉得中外教学史的强化班,研究方法的强化班非常棒,使我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了质的飞跃。另外,在我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是王老师激励我。经过将近4个月的努力,我终于参加了初试,有这样的成绩我很高兴。3月底的时候参加了重大的复试,复试获得了第一名的高分。所以我被重庆大学录取了。我非常感谢 网课的 助!

  

通过考研报名情况和就业数据,让你看清未来考研热度_专业_人文_人数(考研报名情况是保密的吗)

原标题:通过考研报名情况和就业数据,让你看清未来考研热度

我给大家总结两点考研背后的数据, 你辅助分析你该如何抉择考研这件事。

一,人文社科专业的热门程度远比理工科要高,所以报考文科的学生如果公共课不突出,千万别报名校。拿深圳大学这样的综合类院校举例子,报录比排在前六的都是人文社科类,而且即使在偏离工科的高校,人文社科领域,专业的考研竞争仍然激烈。今年考研热门第一梯队里面就有两个专业是人文社科类,一个是教育类,早在报名开始之前我就预测过,2022年会是师范院校的大热之年,在报名数据出来以后,今年教育部直属的师范高校华南师大、华东师大的报考人数都狂暴到3万以上。报考地方师范学校、杭州师大、西北师大的人数也都比去年增长了30%左右。当然报考师范类院校并不一定是当老师,还有不少人冲着心理学专业的,这也是今年人文社科类另一个报考热门。比如杭州师范应用心理学比教育类专业更火,尤其在浙大心理学专业录取率更是只有1%。

二,报名人数一定程度上只能反映近几年的就业光景。但招生人数更能反映未来5到10年的就业趋势。根据今年的研究生招生数据,招生人数占比下降的有哲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军事学。上升的有教育学、农学、工学和管理学。这背后的逻辑是研究生招生名额在逐渐地向国家急需领域靠拢。一类是基础学科,另一类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

、公共卫生这类服务国家战略的相关学科。

截至到2019年,我们国内的研究生占比也才达到1.1%。也就是说,每100个就业者之中,就有一名拥有研究生学历,远低于部分发达国家的10%。

但是大家也不要被我前面说的考研报录比吓到了,因为这个数字并不能真实反映报考真实实力。

比如今年浙江大学的计算机学硕是49取一,厦门大学的金融学则是40取1。当然,历年重灾区还当属华东师范大学的应用心理学,106个人才录取一个人。那事实真如数字中显示的这样吗?其实啊不是的,因为和你竞争的永远是考上的那些人,而不是很多人对目标严重把控不准确,甚至民办双非的那些学生上来就报重点985,再刨除去那些弃考的,或者临时起兴2-3个月复习考研的,剩下的人数未必多。

所以想要成功上岸,你要关注两个要素,1.拟录取的同学各科分数,你看看你与他们差距多大。比如人家平均英语都在75,而你现在模拟还处于50,人家数学都在120,你模拟才90,还硬报那么高名校的目标。你就别埋怨考不上、更别埋怨考研难。

二,看复录比,让多少人进复试,最后录取多少人。复录比越大,刷人越多,还耽误你调剂。所以你磕磕绊绊挤进复试了,复试再被刷,还不如你不进复试呢。

总结:考研是不会拦下那些目标院校难度适合自己,也全力以赴备考的考生的。你看每晚和我直播连麦的考生,一报今年考过的分数,我就知道他是怎么复习的,学习用了多大劲,方法差在了哪里,不信晚上直播间你来旁观。所以说提升学历可以为你生活增色,但是审时度势量体裁衣才最为关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这所高校在职博士研究生年学费一般为全日制年学费的50%!博士…(在职博士可以去高校当老师吗)


经教育部批准,宁波诺丁汉大学自2009年起与英国诺丁汉大学联合开展博士研究生教育,双方导师共同指导博士生,学生毕业时将获得英国诺丁汉大学的博士学位该学位受教育部留学服务学位认证中心认可。
近年来,宁波诺丁汉大学已与众多研究中心建立重要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学校目前已建成包括海洋经济、高端材料、数字经济和能源技术领域的重要科研平台,ahrc数字版权及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宁波诺丁汉大学新材料研究中心,宁波普惠金融研究中心,诺丁汉(余姚)智能电气化研究院等。设有国际海洋经济技术研究院,新材料研究院及亚太研究所。
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
自2018年开始,宁波诺丁汉大学推出一系列联合培养项目,分别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地理所”)、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高研院”),浙江财经大学及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宁波材料所”)合作联合培养博士生。主要包括地理科学、环境科学、能源、制造、材料、电机、市场,经济,商科和社科等众多研究领域的博士生联合培养项目。
这些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由宁波诺丁汉大学每年提供若干博士生招生指标,由地理所、高研院、浙江财经大学及宁波材料所与宁波诺丁汉大学导师共同指导。参与这些项目的博士生除获得全额奖学金外,还可享受双重优质师资,利用双方的先进科研设施和其他优势资源,博士生毕业时将获得由英国诺丁汉大学颁发的学位证书。
其他博士研究生项目
除联合培养项目外,宁波诺丁汉大学在商科、人文社科及理工类学科均设有博士项目,包括教育学;教育学专业博士;英语;国际传播学;建筑与建筑环境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电子电气工程;环境科学;地理科学;数学;机械材料制造工程;可持续能源与建筑技术;会计学;商务管理;经济学;金融学;国际事务;航空航天工程。为吸纳更多优秀人才,学校也设置了丰厚的奖学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已经用过很多次了,真实有效!
凡有发广告者立即请出群组,永远不得进入。
考法学博士,进入第二个;考医学、工学、理学等等的进入第一个!
2023年非法学考博交流群
2023年法学考博交流群
2023年医学考博交流群

送给学生丨拨云见日话考研——考研规划常见误区探析_考生_院校_专业(送给学生的最暖心的话)

原标题:送给学生丨拨云见日话考研——考研规划常见误区探析

2022年研究生初试已经落幕,报考人数再创新高达到了420多万人,据此数字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很严峻,考研已经成为许多学生面临毕业时的第一选择。笔者所在学院的学生也不例外,今年有470多名学生报名确认参加考试,占本届学生总数的50%之多。

2023年考研备战大幕已经拉开,笔者作为一名专职辅导员,开展考研规划工作已经持续了十年,十载春秋,亲眼目睹了我院一届又一届的学子满怀着对读研的憧憬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奋力拼搏在考研的路上,有许多同学都如愿以偿,但有更多同学却与自己的梦想擦肩而过,令人深感遗憾和惋惜。因此,我想把自己这么多年总结的关于考研规划的一点“小干货”和大家分享一下,姑且用“误区”这个词来提领,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启发和 助!

误区一:“我先这么学着,等快报名的时候再考虑报什么学校”

每当我问学生:“你心中有自己的目标院校吗?”这一问题时,上面这句话是我听到最多的回答。这个回答看似没毛病,但实质上能反映出考生内心深处并没有做好考研规划的第一步,却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如果说有的放矢的“的”还没摆出来,你想想这个“矢”能射准吗?很明显是不可能的。

因为,第一,考生如果不提前选择好一至两所目标院校,我认为在备战的过程中至少就失去了一半的精神动力,这是很可怕的。考研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学习“工程”,综合了一个人的智力、心力、体力等诸多因素,缺乏这个参照物,学的过程中很难衡量自己的“量”是否达到,“质”是否提升,因为没有目标引领,到底学到什么程度算是行,英语考60够不够,数学考120够不够,自己也没底儿,为啥没底儿?因为你缺乏目标院校所要求的分数线作为参照,所以越是到备战后期越容易打乱学习计划,最终导致前功尽弃;

第二,提前考虑选择目标院校也是考研本身的一项“外围”工作,说白了,也就是你真正了解考研吗?考研考什么?怎么考?等诸多灵魂拷问,那么只有在选择院校的过程中,你才能顺水推舟的去接触这些最基础的信息,进而去了解院校、专业、录取政策、招录状况等一系列的“外围”信息,而这些信息恰恰也是“的”。

正因为如此,我常告诫学生, 当你决定考研的那天起,你就要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提早为自己“物色”好心中的目标院校。

误区二:“我就是喜欢某某学校的某某专业,虽然差距很大,试一下吧,就当练手了”

这话看似也没毛病,实则也反映出了以下两个问题,第一,没有对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学识基础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比如,有些同学明明数学基础不好,短期内无法达到研究生考试数学科目所要求的水平,但依旧坚持报考公共课包含数学科目的专业,勇气可嘉,但实则有些盲目,考生应客观评价和看待自身的基础和实力。我常对学生说,你所报考的院校和专业应该是你踮起脚来可以够得着,而不是给你一把梯子都够不着的,那样就不切实际了。所以,该放弃就要果断放弃,去选择那些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第二,有些学生在备考时抱着一种“试一试”的心态,我认为这也是不可取的,因为在校生考研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绝佳条件,你的身份就是学生,你的任务就是学习,几乎没有外在的不利因素干扰你的学习,而毕业后,你的身份立马发生了质的变化。当你毕业后如果还想“二战”、“三战”,那么你就要面对来自自身、家人、社会等诸方面的压力和干扰,毕竟你不是学生了,学习也不再是你的天职,不再是你人生的主旋律,你错过了最好的在校学习时光,背负的压力也会剧增。

所以,我常告诫学生,既然决定考研,就要心无旁骛、一丝不苟、全力以赴的去准备,从一而终,直到你认真考完最后一门科目,走出考场,你就成功了一半,一切都要以考上为基准点。殊不知,有多少考生都因为没能坚持到最后一刻,最终在考研的江湖上只留下转身离去的背影 。不论将来去应对何种考试,我们都不要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你可以嘴上说说,但绝不可那样做。

误区三:“网课不如面授课好”

考研到底是否要报班上面授课?这也是许多考生规划考研时的一大困惑。当下的考研培训费用早已轻松破万,有的达到四五万元之多,这对于来自一般家庭的考生着实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多数家庭也负担不起。所以,就目前来看,越来越多的考生被迫选择了购买网课,毕竟,网课的费用的确比较低廉,但是,有些考生总觉得网课不如面授课效果好,诸如“没有课堂上那种听课的感觉”、“不能和老师互动”、“课程实效性差”、“我个人自制力差,需要报面授班的课才能让自己学习规律一些”等等一些说辞就会冒出来,我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但是,静下心来想想,影响你考研的内因是你自己,面授课也好,网课也好它们都是外因,而内因才是最关键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从来就没有报班就能考上,不报班就考不上,上面授就能考上,上网课就考不上这样的谬论,有些家境贫寒的同学甚至连网课也买不起,但他们会利用好自己手头仅有的教材、教辅书等学习资料,通过不懈的努力最后成功考取,这样的同学还不在少数。所以,我常告诫学生,应结合自己的学习习惯、知识基础、身心状况、经济实力等因素,客观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训模式,只有经过这样的考虑做出的选择才是最科学的。

话休絮烦,以上便是我在考研咨询工作中遇到的最多的几个误区,文中的看法和建议希望对正在准备翌年研究生考试以及初具考研想法的同学们有所 助,不妥之处还请海涵。最后,笔者衷心祝愿每一位奋战在考研之路上的同学成功上岸,金榜题名!

作者简介

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 王嘉禄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欢迎大家联系文章原作者或评论区讨论。

end

责任编辑:任毅

投稿请注明作者单位、姓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选择跨专业考研的几个注意事项,来看!研究生考研考试跨考_手机网易网(跨专业考研的要求)

在我们还在选择目标院校的时候,首先我们要先考虑我们考研的目的是什么?
1. 如果是为了提升学历,方便之后就业和发展,可以以城市区域和专业为出发点选学校
2. 如果是为了混一个研究生文凭,就以上岸难易程度为出发点选学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一定程度上,选择要比努力重要。
如果选择得好,可能会让你的考研之路顺畅不少,如果选择不好,可能到处都是“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选择了跨专业考研,我们就来看一下跨专业考研的几个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1:有些专业明确要求不能跨考
有些专业有明确要求,不接受跨考。
主要原因就是这些专业的专业性非常强,跨专业考生难以胜任以后的学习实验等,如果没有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是不能够胜任的,比如中国医科大学就不允许非临床专业报考临床专业,即使本校也不可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意事项2:有些专业可跨考,但是需要基础
有一部分专业是可以接收跨专业考生的,但是必须要有一定的基础,否则难以考上研,即使侥幸考上,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也会是一场噩梦,这样跨专业考研就失去了实际的意义。
所以,跨考选择专业时,一定要选择对基础要求比较低的专业,比如文学类、法律(非法学)类、管理学、新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意事项3:加试
这个是针对于同等学历考研的同学,如果想跨考的话,那一般都需要加试科目的,这也不是什么歧视,只是学校想确定录取你以后,确保你能够完成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能够顺利毕业。
而本科生一般不需要加试,但是,研究生阶段可能会让你选择一些专业基础课,补上之前欠下的课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意事项4:跨考是可以“三跨”,但是要谨慎
“三跨”是什么意思?
这是考研的一个专有名词,“三跨”是指跨地区、跨学校、跨专业考研,俗称三跨。 “三跨”考生一般来说,是所有考研的同学里面最难的,他们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能够考上非常不容易,所以三跨需谨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完了跨专业考研的一些注意事项以后,再给大家一些跨专业考研选择专业的一些建议,希望大家可以借鉴。
tip1:就近原则:
即寻找相近专业或相关学科来跨考,最安全的方法还是找同一门类下或同一基础理论下的不同分支,如化学转药学、数学转理论经济学、电器转电子等。总而言之,最好能够在跨考前找到专业间的“交集”。
复习的时间很紧张,要复习的内容多,走“就近路线”无疑会有一些优势,选择相关相近专业,专业知识和思维方法有相通性,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和增强自信心。
tip2:兴趣原则: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我们要真正了解自己的兴趣,真正的兴趣需要一个深入了解的过程,当我们自愿地、无意识地把专业与生活联系起来的时候,这种对专业的兴趣就算建立起来了。
抱着这种态度去继续深造,考试的成功率一定会提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tip3:难易程度:
首先,自身实力不是特别雄厚,切忌跨度太大。
其次,因为研究生阶段的教育起点很高,对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求较高,导师不会再讲基础理论知识。
所以要尽可能选择“门槛”比较低的专业。也就是对于专业基础要求比较低的专业,比如之前提到的心理学、新闻类、教育类、管理类等相关专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tip4:发展前景:
专业的发展前景也是跨考考生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无论是热门专业还是冷门专业,都要对专业的未来发展前景有清晰的认识,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所要选择的专业的发展前景。
例如:国家的相关政策、历年的就业信息、社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程度、想专业人士进行咨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tip5:同等学力尽量不要跨考。
因为,即使考本专业竞争就不占优势,如果再跨考,那么能考上的概率将会非常低。
以上,就是送给大家的5条跨专业考研的建议,希望大家在备考时,可以借鉴。

读在职研究生需要单位同意吗这篇文章告诉你_工作_要求_专业(读在职研究生需要工作几年)

原标题:读在职研究生需要单位同意吗?这篇文章告诉你

悄悄考个在职研究生吧,然后惊艳所有人,想法很好,但是读在职研究生需要单位同意吗?

在职研究生的报考形式多样,所以报考要求不同。非全日制研究生中的定向培养必须要征得单位同意,而同等学力申硕形式中的大部分专业并没有这方面的要求。

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时,在现场确认阶段,很多报考点都要求考生提供所在单位的相关证明,如人事部门开具的在职证明,或者是自己所持有的报考点所在地的工作劳动合同,要求所提供的劳动合同必须与网报信息中的工作单位信息一致。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报考者一般也会事先征得单位的同意。

而同等学力申硕中的大部分招生院校一般只要求报考者提供学历、学位及身份证等资料即可,对工作单位信息要求并不严格。

即使有的招生院校要求单位提供介绍信,报考者也是能获得单位的同意的,毕竟在职研究生学习方式灵活,一般不会耽误正常工作,而单位也希望员工继续进修,以推动其个人及企业的发展。

这里插一句建议,在职研究生考研,要同时兼顾工作和学习,所以想要通过考试难度是很大的。那么制定一个高效的复习计划就是很有必要的了,我推荐大家尝试一下 的考研课程,里面有很多针对不同考生的复习规划,跟着专业的老师走,学习起来肯定是更容易一些。

这家口碑在网上也不错,整体上岸率非常高,一针见血的选校选专业建议,在线授课非常方便,有定制化考研考情分析、各科目考研备考高分策略、考研热门学科门类解析、历年考研真题及答案等等!

功夫不负有心人,愿广大考研人如愿而归。

以上就是关于“读在职研究生需要单位同意吗”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准备考研的学弟学妹们有所 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跨专业考研有多难想要考上这些传言你别信!(普通二本考研推荐学校)

每年考研的同学中跨考的同学都挺多的,不管跨专业跨校还是跨区域。反正跨考的难度每多

跨一级就随之增加一级难度。但是大家不要因此就被吓倒,同时也别轻易相信任何传言,我们要理智看待问题。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解答“跨考有多难?”“同是跨考老师更喜欢本校生?”跨考生比较在意的等问题。

过来人“辛酸史”大四就考研和工作之后再考研,差别居然这么大

“你考研还是工作?”每当到了大四,这句话都会成为大学生们议论的焦点,似乎总是一个“两难选择”,怎么选择都 理,怎么选择也都有缺憾。
还有的人想要先工作“试试水”,不行再回来考研,看上去机会是一直存在的,可是试错成本其实很大,大四就考研,还是工作之后再考研,两者存在巨大的差别。
过来人“辛酸史”:大四就考研和工作之后再考研,差别居然这么大大四的毕业生和工作几年之后的职场人,对考研这件事有了不同的认识,在心态和能力上也出现了很大的差别,过来人才知道这两种选择面临着完全不同的处境。
大四时间更充足:考研需要大量的时间投入,每一门专业课都需要深入地复习,没有了高考那样老师的指导,需要自己做好多轮学习的安排。
在时间方面,大学在在校生有着明显的优势,他们本来就在专业课的课程学习中,大三后期和大四的课程也少了,有了更多的复习时间,可以全都投入到考研上。
而工作后再考研,则是在工作时间之外才能学习,一般上班族都是早九晚六,一天中最精华的时间都在上班,给考研的时间不但少而且“质量不佳”。
大学学习状态更好:大学在校生对专业课的印象还非常深刻,英语、政治也是所学内容,一直在保持着学习状态,还有很多同学相互督促,准备考研更容易投入进去。
而工作后,很多人就没有了学习习惯,用不到英语的人更是把单词、语法都“抛之脑后”,重新捡起来就需要更多的心力,备考的效果往往不如在校生。
工作后再考研现实压力大:在校期间考研吃住的成本都比较低,图书馆、自习室等能利用的资源非常便捷,而毕业后,离开了大学的环境,也不能再受父母的经济支持,需要自己承担各种生活成本。
考研也不是短期能完成的事,现实生活的压力会增加考研的紧迫感,甚至影响复习效果,对考研有更多的不利影响。
研究生找工作起点更高:研究生能选择的公司、职位、薪资都比本科生强很多,一些大型国企的招聘,或者公职考试的要求,都是给研究生更多机会,本科毕业后直接考研,就可以拿着研究生学历找工作,选择更好的发展平台。
尤其是一些普通学校的本科生,本科毕业后直接工作,能选择的工作范围也很有限,很难进入发展比较好的公司,做的工作专业性也比较低,工作几年后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再回去考研,已经浪费了很多时间。
不管是在校考研,还是工作后再考研,重要的是为选择负责任不管是在校考研,还是工作后再考研,都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这样的积极进取总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
人生任何时候追求进步都不晚,每个人所拥有的的条件和做选择的背景都不同,没有人能替别人做选择,重要的是,做了选择就全力以赴,为自己负责任。
一位研究生导师分享过自己对带学生的看法,不管是在校生还是职场人,老师看重的是做研究的态度和能力,只要对科研有认真的态度,一般老师都会认可这样的学生。
对于在校生来说,考研不是逃避就业压力的方式,带着对就业的迷茫投入考研中,只会在读研过程中创造更多的迷茫,荒废求学时光。
而对于考研压力更大的职场人,经过了工作的“洗礼”,会对读书的机会更加珍惜,也能做更清晰的选择,一旦选择了就全力以赴,即便不能如愿上岸,也已经积累了工作经验,可以继续回到职场打拼。
个人分析:考研的确很难,长期稳住心态很重要“一举成硕”是每个考生都希望的事,不过考研名额有限,对于这件事也要用平常心去看待,与其去能够考上忧心忡忡,不如投入到当下的学习中,多去写

一道题,多去背一篇作文。
考研跟高考一样,对人生的未来走向确实有一定影响,却不是完全决定人生成败的考试。
对于马上就要上考场的考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完全相信自己,功不唐捐,过去几个月的努力就是考试的底气,属于自己的收获终将到来。
在最后几天的等待中,可以适当去做一些让自己放松的事情,保证充足的休息,让身体恢复最佳状态,放平心态到考场上好好发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祝愿每一个考生都取得理想的成绩。
今日话题:你认为工作几年后考研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讲座报名 ——考研数学备考规划及高分指导

宣讲人介绍
,别称满分教练,出生于江苏东台,毕业于南京大学,考研数学辅导老师,南京大学数学博士,“bilibili ”知名up主。
连续20年从事考研数学教学和命题研究工作,曾在中国内地多个大中城市全程讲授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其代表作品有《无师自通考研数学复习大全》《考研数学接力题典1800》等

讲座信息
时间
2023.09.19(周二),18:30
主讲内容
考研数学备考规划及高分指导
参与人群
22级普本,23级专升本同学
地点
温州理工学院滨海校区行政楼201
主办单位
智能制造与电子工程学院

报名方式
报名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欢迎大家踊跃报名
▲报名二维码
注:报名截止时间为9月19日(周二)上午12:00
报名成功后将会通过邮件形式进行反馈
由于场地容纳量有限,请大家报名从速
感兴趣的小伙伴千万不要错过哦!

– o v e r –

文案| 张正威
编辑| 杜 妙
初审 | 邓杰香 张铖迪
终审| 何 锐 董丽霞
– 智能制造与电子工程学院新媒体制作 –
▲向上滑动
微信公众号
温州理工学院智电学院
新浪微博
温州理工学院智电学院
长按右方二维码
关注我们
智电消息全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