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 哲学丨科技发展的社会条件(爱国教育&考研政治)

??“如果说,在中世纪的黑暗之后,科学以意想不到的力量一下子重新兴起,并且以神奇的速度发展起来,那么,我们要再次把这个奇迹归功于生产。”

当代科学技术革命使科学技术在总体上走在了生产的前面,成为带动生产发展的强大动力,但这并不等于说,科学技术已经可以不受社会生产的制约而孤立地向前发展。事实上,科学技术的发展归根到底总是要取决于社会生产的发展所提出的客观需要和提供的现实可能。在社会生产与科学技术的双向推动中,社会生产是更为根本的决定力量。

其次,社会制度和阶级关系制约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进程及其社会后果。

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总是与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和阶级关系,特别是与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密切联系的。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正是由于统治阶级镇压人民和对外战争的需要,促使军事技术相对地发展较快;在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正是由于资产阶级对超额剩余价值的贪得无厌,促使工业技术获得了巨大发展。

科学技术本身虽然没有阶级性,但它在阶级社会中的应用却往往带有鲜明的阶级印记。当代西方垄断资产阶级十分重视发展科学技术,但他们的根本目的并不是为了造福于人类,相反,他们为了谋求和保持高额垄断利润,已经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把现代科学技术变成了扩大奴役的手段和屠杀人类的武器。因此,要消除当前科学技术革命条件下的全球洼危机,最根本的是要消灭对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的利用方式,把现代科学技术从资本主义制度下解放出来。

最后,社会精神生活状况对科学技术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社会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社会意识形态和传统思想文化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其中,教育和哲学思想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较为突出、较为直接的影响。教育和科学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

教育不仅直接培养科学技术人才,而且它本身就是创造科学技术成果的重要手段。哲学思想则为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历史上,重大的科学发现总是与进步哲学思想的指导相联系的,而错误的哲学思想往往会使科学研究迷失方向。

爱因斯坦在谈到马赫厌恶原子论时说:“这是一个有趣的例子,它表明即使是有勇敢精神和敏锐本能的学者,也可以因为哲学上的偏见而妨碍他们对事实作出正确解释。”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